博鱼·电子(中国)官方网站

欢迎来到博鱼·电子(中国)官方网站阀门科技有限公司,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博鱼·电子(中国)官方网站 > 产品展示

博鱼首页入口发现宁夏之美 银川市非遗展示中心:跨越千年的文化邂逅

  • 产品详情

  精致古朴的宁夏地图、巧夺天工的传统掇绣与现代配饰相结合,凹凸不平的葫芦曲面上绘出“悟空”“哪吒”等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位于金凤区宁安大街与六盘山路交叉处的银川文化园东南角,有一处静谧之地宛如时光宝盒,悄然开启了传承千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大门,这里就是银川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下称非遗展示中心)。踏入其中,仿佛穿越了历史的长河,每一件非遗展品都像是沉默的讲述者,诉说着岁月的传承故事。

  3月22日上午,春日的暖阳透过宽大的玻璃窗,在大厅内投射下一圈圈斑驳的光影。自治区政协委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第四代传承人李剑正与宁夏非遗掇绣传承人高广娟商量,如何更好地开展系统培训,提升村民掇绣技能,以非遗之力推动乡村文化产业发展。

  “我们把40多名非遗老师集中到这个平台,定期给乡村妇女、就业困难群体及非遗爱好者教授非遗技艺,培训如何制作非遗产品。”出生于1985年的李剑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第三代传承人伏兆娥的女儿,2009年大学毕业后,她回到宁夏创业,成立文创公司,将非遗剪纸技艺融入文创产品中,致力于推动宁夏非遗走进千家万户。在自治区文旅厅、银川市相关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李剑挑起运营非遗展示中心的担子,将全区具有代表性的60多个非遗项目搬到了非遗展示中心,包括非遗制作技艺、非遗音乐、非遗美食和非遗医药。在非遗展示中心,游客可以沉浸式体验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伏兆娥精湛的剪纸技艺,亲手制作属于自己的非遗葫芦墨刻、扎染、金丝沙画等作品,切身感受传统非遗技艺与现代艺术完美融合之美。学习制作完成后,游客还可以来到二楼,品尝独具宁夏特色的非遗美食。

  李剑介绍,非遗展示中心面向市民、游客和学校免费开放,以场景式体验为主,结合宁夏地域特色与风土人情,通过图文、实物博鱼首页入口、视频及活态等多种形式,深入感受非遗魅力与宁夏传统文化底蕴,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作为非遗传承保护与创新发展的重要平台,非遗展示中心积极构筑多元立体展示体系,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宁夏特色文化景观关联展示,创新打造“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智慧展”“宁夏非遗文创展”“宁夏非遗美食专题”“宁夏特色技艺展”“非遗体验研学”“4+1”展览模式,形成极具特色的宁夏文化旅游资源。随着AI时代的来临,非遗展示中心充分利用智慧展馆建设成果,以动画、数字图片和数字平台为载体,借助增强现实、虚拟现实等技术,让宁夏非遗走向世界。其中,创作的剪纸动画《过年》《中秋》,以8种语言版本向全球播放,促进了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互鉴。

  近年来,非遗展示中心充分挖掘“非遗资源+产业价值”,通过举办“贺兰山东麓葡萄酒非遗文创展暨对话论坛”,开展“山高水长 闽宁情深”两地优秀民间工艺美术作品展,促进闽宁文化艺术交流合作,推动两地协作迈向更高水平。深入发掘遗产旅游、研学等活动的社会价值与品牌特质,打造“节日特色非遗活动”等大型文化活动,年吸引观众超100万人次。开辟线上线下双向联动外交合作新途径,以原创剪纸为核心,开发黄河文化系列、宁夏地图系列等多系列文化旅游纪念品,以轻松有趣的方式解读非遗剪纸文化,开发依据十二生肖文化寓意创作的精美纪念书签和宁夏地图、车载香薰等,深受大众喜爱。

  为了将传承非遗的种子种在青少年心中,非遗展示中心还积极探索“非遗+N”模式,大力推动非遗文化进校园。与宁夏及区外众多幼儿园、中小学、高校携手合作,开展非遗课程研学体验活动,共同打造非遗传承链。此外,还在多个社区与乡镇建立“非遗传习室”与移民妇女手工技能帮扶站点,举办各类非遗讲座、培训、展览展示活动,让群众零距离接触非遗,吸引更多人参与到非遗保护传承行列,挖掘并培养有潜力的学员。博鱼首页app2024年以来,非遗展示中心接待了10万人次参观者,近2万人体验了非遗技艺。

Copyright © 2002-2023 博鱼·电子(中国)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网站地图txt地图 粤ICP备16128508号-1